(史偉民)* (2024.06). Conceptual Change from the Hegelian Point of View. 哲學與文化, 51(6), 119-133.
期刊論文
24筆資料 more...
史偉民*(2023.02)。康德論道德的判斷原則與踐履原則─牟宗三的獨特詮釋。東吳哲學學報,(46),73-104。
史偉民*、林久絡(2022.12)。孟子式的擴充與訴諸人身的實踐推理。漢學研究集刊,(35),133-172。
(史偉民)* (2022.12). A Curious Case of Cultural Encounter: The Appropriation of Kant’s Philosophy through Contemporary Neo-Confucianism. Culture and Dialogue, (10), 129-142.
(史偉民)* (2022.04). “Heteronomous Morality so called by Kant” and Kant's Heteronomous Morality?—On Mou Zongsan's Confucian Reading of Kant's Ethics. Dao: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, 21(2), 261-281.
(史偉民)*(2022.02)。自由與自我界定──論泰勒的表現理論式黑格爾詮釋。東吳哲學學報,(45),45-82。
史偉民*(2020.02)。孟子式的道德行動觀與道德情感─倪德衛與牟宗三。東吳哲學學報,41,35-61。
史偉民*(2019.12)。《精神現象學》中的意識之認知及其判準。歐美研究,49(4),455-483。
(史偉民)*(2019.03)。牟宗三哲學中的具體的普遍。清華學報,49(1),127-149。
(史偉民)*(2017.08)。黑格爾論思辯與概念。東吳哲學學報,36,1-34。
(史偉民)* (2017.07). The Quest for Ethical Truth—Wang Yangming on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Acting. Comparative Philosophy, 8(2), 46-64.
史偉民*(2016.02)。先驗論證與敘事說明——論丕平的兩種黑格爾解釋。東吳哲學學報,33(19),1-29。
史偉民*(2015.12)。道德感情與動機:康德、席勒與牟宗三。清華學報,45(4),597-630。
(史偉民)* (2015.04). Mou Zongsan on Confucian Autonomy and Subjectivity—From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to Transcendent metaphysics. Dao: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, 14(2), 275-287.
史偉民*,林久絡 (2015.04). Confucian Moral Experience and Its Metaphysical Foundation: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ou Zongsan.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, 65(2), 542-566.
Weimin Shi (2014.07). Challenging Formal Logic—Collingwood's Theory of Philosophical Concept. Philosophical Forum, 45(3), 285-301.
史偉民(2014.01)。柯靈烏與存有學論證。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,31,1-30。
史偉民(2014.01)。審美態度理論的再檢視。揭諦,26,27-58。
史偉民(2013.08)。費希特與作為方法的「人類精神的實用歷史」。東吳哲學學報,28,71-95。
史偉民(2013.01)。費希特的自我概念:自我意識與智性直觀。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,29,119-154。
史偉民(2012.07)。「自我意識」做為中國哲學之比較研究的線索--德意志觀念論與「大我」?。揭諦,23,83-135。
史偉民(2011.07)。柯靈烏的哲學方法論與辯證的思維。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,(26),1-35。
史偉民(2011.07)。藝術的意義理論—一個詮釋學的變體。東吳哲學學報,(24),99-130。
史偉民(2010.07)。藝術的概念—開放或者本質地受爭議的?。揭諦,19,1-28。
研討會論文
31筆資料 more...
(史偉民)* (2022.09). Die Wahrheit und der Weg zu der Wahrheit in der 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: Realismus oderIdealismus?.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e Tagung „Natur und Leben bei Hegel“, Kyoto: Graduate School of Letters, Kyoto University.
史偉民*(2019.05)。沒有形上學的倫理學─牟宗三哲學對當代哲學可能的貢獻。論文發表於第二屆兩岸國學論壇,福建平潭:平潭兩岸國學中心。
史偉民*(2018.12)。如何了解歷史中的哲學家?——以黑格爾為例。論文發表於後設哲學工作坊,科技部:中央研究院歐美所。
史偉民*(2018.12)。儒家與主體性─牟宗三的觀點。論文發表於2018馮契哲學研究工作坊,上海:華東師範大學。
史偉民*(2018.08)。詮釋的多元性與尋求真理的詮釋。論文發表於詮釋學與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學的創造性開展,山東威海:山東大學哲學系。
史偉民*(2018.04)。如何理解哲學史中的文本?。論文發表於「解讀中國哲學文本:理論、個案與實踐」國際學術研討會,台中:東海大學哲學系。
史偉民*(2017.12)。有關中文哲學語言的一些反思。論文發表於北大漢語哲學論壇,北京:北大哲學系。
史偉民*(2017.10)。如何揭顯黑格爾哲學在當代的貢獻?。論文發表於德國觀念論的貢獻與遺產─首屆德國觀念論論壇,上海:復旦大學哲學院。
史偉民*(2017.07)。知行合一與道德知識。論文發表於道濟論壇:2017年海峽兩岸中西實踐哲學研究交流會,成都:東海大學哲學系,西南民族大學哲學研究院。
史偉民*(2016.12)。牟宗三論儒家的自律與主體性。論文發表於兩岸儒學工作坊—儒學在兩岸:對話、反思與前景,上海:復旦大學哲學系。
史偉民*(2016.11)。如何繼承中國哲學?。論文發表於詮釋學與漢語哲學高層論壇,濟南:山東大學中國詮釋學研究中心。
史偉民*(2016.11)。黑格爾論思辯與概念。論文發表於「哲學分析:歐陸哲學與中國哲學」工作坊,台中:東海大學哲學系。
(史偉民)* (2016.10). Conceptual Change and Hegel. Paper presented at 哲學與現時代, 上海: 復旦大學哲學院.
史偉民*(2016.10)。判斷、思辯與概念─黑格爾的觀點。論文發表於對話與多元詮釋:全球化語境中的中國哲學—成都道濟論壇•海峽兩岸哲學研討會,成都:西南民族大學。
(史偉民)* (2016.07). Varieties of Justice. A Hegelian Point of View. Paper presented at Fudan-Harvard-NYUAD Conference on Justice, 上海: Fudan university, Harvard university,m NYUAD.
(史偉民)* (2016.04). What can Confucians learn from Kant?—Mou Zongsan vs. Kant.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e Tagung
Internationale Tagung: Praktische Weisheit: China und Deutschland, 上海: 上海社會科學院.
(史偉民)* (2016.04). Reality as Made-From a Hegelian Point of View. Paper presented at 台北-上海城市互動哲學工作坊-知識與行動, 台北: 東吳大學哲學系.
史偉民*(2016.04)。自律倫理學及其問題。論文發表於當代中國哲學中之論爭-回顧與展望,台中:東海大學哲學系。
Shi Weimin(史偉民)* (2015.10). Truth in Conceptual Change-On Hegel's Theory Concept. Paper presented at 「與丕平論丕平的黑格爾詮釋」國際研討會Symposium: on Robert Pippin's Interpretation of Hegel-With Robert Pippin, 人文大樓,東海大學: 東海大學哲學系.
史偉民(2015.04)。倫理認知與主體性的轉向--論王陽明「知行合一」。論文發表於中西哲學會通:科學方法與倫理價值的對話,北京:人民大學國學院。
Weimin Shi* (2014.12). Hegel's Idea of Metaphysics. Paper presented at Metaphysic: Past, Present, Future, 上海: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etaphysics.
Weimin Shi* (2014.11). Konfuzianismus und Kant über das moralische Gefühl.. Paper presented at Traditionelle chinesische Philosophie und Deutscher Idealismus, Jena, Weimar: Institut für Philosophie,Friedrich-Schiller-Universität Jena.
史偉民*(2014.10)。心學與德國觀念論。論文發表於2014臺大—復旦東西哲學會通研究學術研討會,台北市:台大哲學系。
Weimin Shi* (2014.09). Challenging Formal Logic-Collingwood's Theory of Philosophical Concept. Paper presented at 奠基、理解、跨域對話──哲學和人文價值的檢討與前瞻(2014哲學學門成果發表會), 台北市陽明大學: 科技部.
史偉民*(2014.04)。道德如何內在於心?—論牟宗三的觀點。論文發表於中國哲學中的心與自然國際學術研討會,台中市:東海大學哲學系。
史偉民*(2013.10)。勞思光與黑格爾。論文發表於勞思光教授逝世周年學術研討會,新北市:華梵大學哲學系。
史偉民 (2013.09). Hegelforschung in Taiwan: Eine wissenssoziologische Betrachtung. Paper presented at 第一屆東亞黑格爾學術網絡學術研討會, 台中: 東海大學哲學系.
Weimin Shi* (2012.09). Hegels Kritik am geometrischen Beweis. Paper presented at 200 Jahre Hegels Wissenschaft der Logik, Weimar, Germany: Jena University.
史偉民 (2012.03). Speculative Thinking and the Hegelian Concept. Paper presented at 黑格爾工作坊:系統與方法, 東海大學哲學系: 東海大學哲學系,國科會.
史偉民 (2011.03). What is a Shape of Consciousness. Paper presented at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工作坊, 東海大學哲學系: 東海大學哲學系,國科會.
史偉民 (2010.05). Hegel's Deduction of Forms of Judgment Reconsidered. Paper presented at 國科會哲學學門年輕學者培育計畫成果發表會, 東吳大學哲學系: 東吳大學,國科會.
專書部份章節
4筆資料 more...
Weimin Shi (史偉民)* (2024.07). Die Wahrheit und der Weg zu der Wahrheit in der 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: Realismus oder Idealismus?. In Taiju Okochi (Ed.), Hegel über Leben und Natur-- Sinn und Aktualität (pp. 129-145). Würzburg: Königshausen & Neumann.(ISBN:978-3-8260-8562-8)
史偉民* (2024.07). 『精神現象学』における真理と真理への道──実在論か観念論か. In 大河内 泰樹, 久冨 峻介 (Ed.), 生命と自然: ヘーゲル哲学における生命概念の諸相 (pp. 247-266). 東京: 法政大学出版局.(ISBN:678-4-588-15138-5)
Weimin Shi (2023.02). Der Geist als »die wirkende Gattung in der Weltgeschichte. In Klaus Vieweg (Ed.), Das Beste von Hegel – The Best of Hegel (pp. 279-294). Berlin: Duncker & Humblot.(ISBN:978-3-428-18415-6)
史偉民(2018.12)。詮釋的多元性與尋求真理的詮釋。載於傅永軍,陳治國(主編),《中國詮釋學》第17集(37-45頁)。濟南:山東大學出版社。(ISBN:978-7-5607-6281-4)